書名/作者:群(The Swarm ,2004)/法蘭克.薛慶(Frank Schätzing)
譯者:朱劉華、顏徽玲
出版社:野人文化(2007)
說到《群》這本德國出產的科幻小說,其實評價上並不複雜,就我個人而言,感想大致如下:作者薛慶的創作立意良好、編排用心,資料豐富且故事結構有趣又富有想像力,但遺憾的是,它不是本有可看得性的小說;對了,如果作者你非常討厭美國的話,請至少不要扼殺小說的娛樂性吧,虧你還好意思在小說裡狂虧好萊屋科幻電影既英雄主義又不切實際,也不想想自己到底在這部小說中打了自己多少次臉,而且我敢保證你的作品還絕對不會比好萊屋出品的電影要好到哪去!
好了。
上次我在《極地惡靈》中提到過一次關於《群》的事,因為本書的作者法蘭克.薛慶的一個大弱點正好是丹.西蒙斯的強項--浪漫與神話元素。尤其當《群》與《極地惡靈》都同樣使用了加拿大因紐特民族的神話當故事元素時,兩人的高下立判,就結果來說,來自德國的薛慶顯然就是不懂這一味卻硬要參一腳,還把它昇華成了副主線,最後搞得整體故事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相關描寫都無聊的讓人發狂。然而相對而言,薛慶卻又有個西蒙斯完全比不上的另一個優點,那就是資料處理與詮釋能力。
《群》是一本海洋科學知識極為豐富的災難科幻小說,而且令人驚豔的是,盡管資料繁多、延伸的相關領域既龐大又複雜,但內文實際上卻鮮少陷入呆板的論述模式,薛慶利用活潑的人物性格與對話潤滑了剛硬的科學知識,甚至更進一步地讓它們變得生動有趣。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各個角色所代表的自身領域論述亦是化解這些知識壓力的關鍵,舉例而言,主角之一的約翰遜代表的是泛生物學的角度去統整當前論述,因此當讀者看見這位角色當場時,我們本身已經做好傾聽統整的心理準備,這時自然也更容易去消化與理解小說人物所表達的言論。
這點用在裡頭的任個角色亦然,他們不會隨便拋術語、不會刻意賣知識、不會任意說出超過自己本分的想法,再加上每位角色都有一個簡單扼要的形象與風格,所以閱讀上的臨場感很強。薛慶善用角色立場,其實換個角度想,不如說他把專業領域設計成了角色也不為過,而且藉由領域間的隔閡制衡,書中非常強調所謂的"非本科也能聽得懂"這件事。
反倒是西蒙斯特別喜歡讓某個角色擔任書中的專業分水嶺,此舉有意無意地想跟讀者產生距離感,甚至能說他想營造那種"我就是要內行人看得懂,其他人覺得這段話很難搞就行了"的氛圍,例如《閃憶殺手》的尼克大量引用舊電影梗、更甚者是雷納德的莎士比亞深論,而像在《山之魔》這樣願意把專業知識拉長到兩百頁來細細講解的狀況,我都不曉得該說是西蒙斯有意體諒讀者的知識貧乏、還是嫌平時零散的二三十頁不夠講了,最終所以出此下策,索性一次說個夠。(話說,在梅鐸的《黑王子》裡一樣取材了莎士比亞當作整個故事的致敬核心與論述元素,可是這位文學奶奶作的可不是灌一大堆深度知識在裡頭,這些知識是有人物性格的插曲,相對來講,西蒙斯的知識往往屬於中性的,而且大半都是不影響故事進行的雜音。)
再來,我認為這本書還有個相當不錯的假想主題,那就是演化的方向性。(但是,薛慶,我勸你最好不要一直拿吉兒塔特(Jill Tarter)當你的反大美國好萊屋與環保主義發言人喔。你開始讓我覺得煩了。)
先撇開不提薛慶前面一直在嘲笑電影產業把外星人賦予人性與宗教色彩化、最後自己卻又想來個宗教色彩式的收尾這點,有別於較通俗的設定,故事中反覆強調的是單一化的演化方向,也就是既不是螞蟻社群、也非人類這樣的獨立個體,而是終極的集體概念--所謂的一為全、全為一。當然,我不會說他開了什麼先例,因為早期的波蘭科幻小說《索拉力星》("Solaris" ,Stanisław Lem ,1961)已經提出了類似的看法,只是不過差別在於史坦尼斯勞寫的是遠未來的太空科幻,當中人類登陸的索拉力星裡的集合、也是唯一的生物體是一攤一望無際的細胞質海洋,這個唯一生命體有反應人類心靈的能力、但不能說真的具有智慧,至於薛慶版本則是假設這個集合生物族群牠存在於地球深海,而且其智慧高超、能輕易毀滅人類。
搞不好史坦尼斯勞的索拉力星生物若存在於複雜的地球生態上,最後也會像薛慶所設定的一樣成為地球真正的主宰吧?
總之,這是個比較少人會選擇的推想方向。摒棄人類本位主義,薛慶賦予本書的災難一個與人類發展完全相反的終極演化概念,從技術到本質都和我們所認知的相駁,書中的人物一邊討論、辯駁、並深思這方面的可能性,一邊體認到人類的渺小無力。這是個有趣且聰明的構想,讀者幾乎不會直覺地將所有的災難聯想在一起,然後薛慶接著對人類本位這件事一婊再婊、然後又接著對美國一婊再婊--從舊版的上集部分鋪下了厚重的伏筆,直至下集三分之一的集中思索與釐清,這過程自在順暢,而且充滿著彈性,能把這種想像完完整整的表達出來且真的讓人有所體悟,寫到這樣的程度實屬難得。
如果說你對海洋科學有興趣,絕對要翻一下這本書。
不過其他的就完全不行了。尤其是下集最後二分之一那一部分,完全不行了。薛慶啊,你真的沒有收尾的才能啦,虧你之前還搞了這麼多花招,怎麼最重要的收尾寫成這樣?
首先我得先講一下,這是一本環保主義色彩非常、非常重的一本科幻小說,無處不在婊人類造成的禍害,發揚反省概念,故事開端那位灰狼所代表綠色恐怖主義組織完全只是個幌子,因為《群》骨子裡就是要講環保主義,談濫捕、談廢棄物、談人類文明對地球造成的負擔。又不是說作者你不能談環保,但有必要這樣時不時提醒我人類是個存活於地球上的寄生蟲這件事嗎?從這邊開始,我就覺得不太對勁了,但等我發現這本書在科普之外真的只是普普通通、甚至有點難看的時候,其實也就對這種洗腦式的思想釋懷了,反正大體上就是這樣,也沒法太強求了。
《群》缺乏可看性與娛樂性,至於原因大致上可分為四個面向:其一,個人私心太濃厚;其二,不會設計女性角色,某種程度上也能說他只留下了多數最不討喜的女性角色,我甚至可以說除了克羅夫大嬸(也就是以吉兒塔特為原型設計的那位女要角)外,那些女人幾乎都是瑪莉蘇;其三,低能的反派設定與低級的正反方辯論;其四,虛假無力的浪漫情懷。
第一點不難想像,《群》的嘲諷力十足,似乎想給普羅大眾一技醍醐灌頂般,不過仔細一看卻又能發現內容充滿偏見,模式上不外乎就是:別信電影創作了,我這本書才是真相;人類文明罪該萬死,環保意識快覺醒吧;我討厭美國;主角就是正義與知性的化身,歐洲最強。雖然說作者以自己為樣板創造出了約翰遜這點大致上就能看得出薛慶的企圖心與自信都非常強烈,作為老富帥的風流黃金單身.漢約翰遜倒也挺有趣的,可是除此之外,《群》在劇情基礎上很明顯就是薛慶本人的碎碎念與一頭熱,好像《閃憶殺手》裡的雷德蒙線放大版一樣,並無特別出奇之處、某種程度上甚至是很無謂。另外作者殺人殺得很勤快,感覺上就是想要婊好萊屋式的主角群不死論一樣,啊但這本書的結局根本就自打嘴巴,前面那些災難多少還有逃生機會(但人卻死了),然而在最超自然、超現實的極限困境下,他卻留了那位角色一條生路?拜託,就算不知道怎麼收尾也別這樣好嗎?
第二點跟《羊毛記》比起來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實際上並不是薛慶不會寫女角,而是他把"最有發展趣味性的女角"都殺光了、只留下了"設定上最聰明、美麗、年輕而且充滿魅力的女角"。最初的安納瓦克線他把同事史亭爾殺死、留下了自信小聰明大學生戴拉維這點已經讓我很痛苦了,結果在約翰遜線後半他竟然又幹掉了倫德、放了一個不知哪跑出來的科普雜誌記者?順帶一提,戴拉維家庭富有、聰明、具有"純真的直覺"、說話不經腦袋、而且什麼都是對的,而記者韋孚則美麗、自信、聰明能幹、特立獨行、兩位主要角色都被她所吸引(而且有個悲慘又奮發向上的成長故事),另外還有個下集出現的黎,超級年輕(一位年約四十歲的中美混血兒)的女性美國上將,超聰明、掌握大局、自信、美麗、總統不能沒有她--哇咧,《羊毛記》有一個茱麗葉就夠讓人難受了,薛慶你竟然放了三個?而且我才不相信什麼神通廣大的科學雜誌記者擁有設計虛擬大腦的能力咧,你騙鬼啊?
第三點真的很可悲,是說位於德國的薛慶討厭美國人這件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美國也不是第一次當反派,但我真的沒見過這麼低能的反派,而且我還在想最後是不是因為薛慶不知道怎麼收尾了,只好搞一個自爆結局,不然自己弄出了的什麼強大美軍勢力根本就收不了尾,畢竟現場的正派科學家在人、事、物、場地與權力方面沒一個碰得著那些美國的邊--這下好啦,前面那位中情局的老鼠搞了一大堆皮漏、講了這麼多毫無立足點的言論都沒事,現在反派必須死,只好讓作為反派頭的、超級美麗聰明的黎發瘋了!
第四點就是薛慶的最大缺陷了。誠如前段所述,他不會寫這些東西,但要命的是薛慶想要用原住民文化與神話來襯托環保主義的概念,因此有了安納瓦克線,其主角安納瓦克是一位地區加拿大的因紐特人,背景為因家庭因素不願坦然面對自己身世的鯨魚研究專家。這條線嚴格來講是第二主線,以安納瓦克邂逅克羅夫這件事為主要任務、其次則是深論人類在這場末日災難中扮演的角色,理論上若是好好應用,肯定會是一個非常棒的劇情,然而一方面他不懂原住民文化的神話性本質、另一方面他很容易把任何心靈式的表達變成單純的中性陳述、最後就是他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寫一個對血統產生疑慮的異地原住民,因此成果爛透了--在本線中,安納瓦克必然將重新認同自己的出生,只是薛慶採用了一個最爛的方法,那就是加入一位"我就是知道小姐"(戴維拉)與一位"我好悲慘先生"(灰狼)來逼迫安納瓦克就範。
更可笑的是他為了合理化灰狼這位不受認同的半北美洲原住民的存在,竟然特地還給了他一個慘痛的經歷、祕密的過去與一位瑪莉蘇白富美大學生(戴維拉)當輔助,最後就這樣硬生生地把他給扯回主線了。你是嫌角色還不夠多喔?好啦,海豚好可憐ㄛ,本屬美軍海軍陸戰隊的灰狼參加了秘密實驗部隊、看見了心愛的海豚被改造成生物武器,所以憤而退伍並成為環保恐怖組織的一分子、而且跟一直以來走正常管道想幫助鯨魚與海豚的安納瓦克又作對又嘲諷,啊不就好厲害?
最後,就我個人來說,其實還有兩個致命缺點,那就是刻意的將章節電影化與過度擴張的角色群,前者的運用到後面一整個就是為了偷懶,薛慶連轉場描述都省去了,一切就為了帶讀者們看看那些其實我們也不是很在意的角色現在到底死去哪了;後者則是過於貪心,想要把所有人都帶上鏡頭,所以既操作著雙主角(安納瓦克與約翰遜)、又想搞群像劇,結果最終除了幾個要角外多數人依舊沒什麼特色。
總體來說,其實《群》的缺點更多於優點,看不下去很正常。
儘管作為一本科普書籍來看,《群》無疑是本優質作品,但這在小說這個前提上實在稱不上是上流作品,甚至有點難看,而且一旦看完後就會越想越不對勁,有種"我之前到底讀了什麼鬼東西啊?"的感想。
據說《海》在閱讀上的評價更高於《群》,不曉得是不是真的?就看在《海》是將為了《群》這本書中所蒐集到的龐雜資料加以彙整而成的非小說類書籍,那肯定是真的吧。反正我是已經不期待他在小說上還能有什麼更好的表現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