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獨立遊戲團隊maJAJa所製作的《餐癮地城》是一款特色濃烈的類洛克人式2D橫軸動作遊戲,它的先行版本最早發布於2019年,並且又於2022年7月正式完成了後續內容,最終整個遊戲總計共有三個章節,遊玩時長莫約落在八至九小時內,可以說是標準的小品。
儘管不可否認本作在系統與動作面向的設計相對單薄,關卡也有不少缺陷,但遊戲整體品質維持的相當不錯,尤其是文本方面處理特別用心,高濃度的地方文化梗與用心的劇情安排總是能適當地為玩家注入強勁的通關動力,另外考量到獨立製作團隊不可避免的各種現實困境,因此也沒辦法苛求其完善程度,可是maJAJa依然在有限的資源內為《餐癮地城》打造出了良好的趣味性,並且妥善地為這份史詩歷險畫下了一個風趣的結尾,這份成果值得讚賞。
一言以蔽之,《餐癮地城》的確是值得一玩的佳作,缺點就是遊玩內容略顯單一,第三章更是有一種為了看劇情而清怪的服務性演出,當然劇情方面我覺得處理得挺不錯的,不但有頭有尾也盡善盡美,可是遊玩感受上就顯得有些古怪,從短促的篇幅、連綿的小菁英怪挑戰與點擊就送的最終階段武器來看或許也能將其稱之為是趕工上架的結果,難以掩蓋的缺憾感著實讓人惋惜,但看在園宇宙跟酒駕隊長很有梗的份上就姑且不計較了。
誠如前述,本作的遊戲內容相對單薄,因為主副武器配上以各式佳餚為替代的被動能力裝備欄即是玩家的基本盤面,整體而言雖然有不少可研究的部分,但實質上卻沒那麼自由,此外遊戲本身除了少量的隱藏探索要素外基本上就是一本道通關模式,於是乎玩家在路上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打怪闖關,至於怪物掉落的食材與散落在各處的食譜藍圖即是作為殭屍的我們強化戰力的唯一途徑。
由於主角的操作性能不佳,再加上後期敵人又飄又跳的著實煩人,因此儘管製作團隊設計了數種META以供玩家選擇,但真的會派上用場的也沒幾個,最後咬著雙重極蝦配上法杖火球鎗清圖、打王就改拿法杖配舒跑走站樁流輸出,這種強勢生存組合絕對是不得已的選擇,還好這也是後期的事情了,總之就當是製作團隊給玩家無腦通關的一種福利設計吧。
遊戲中的數值拿捏尚且不夠成熟,上毒上出血都沒一鎗把敵兵轟散來的有用,比拿刀劍轉劍技還不如用長槍穩穩地躲在遠處戳,總體來講,《餐癮地城》數值與系統設計上剛好微妙地介於爽快與不爽快之間,這大概也跟敵人的單調攻擊模式有些許關聯性,種種因素使得玩家在攻擊時不需要太多對策、也鮮少有讓人想嘗試對策的場合。
說到敵人,就不得不提到本作BOSS戰特有的幻想鄉式耐久彈幕時間——當王的血降到一定程度後對方會強制進入(近乎)無敵的轉階彈幕階段,當然我不是討厭這種特色設計,可是你好歹把解除彈幕的倒數白條弄得顯眼一點吧?
好在《餐癮地城》的賣點也不是難度,普通模式下就算是手殘黨也能順利暢遊,關卡方面不會讓人煩躁就行了,不過體驗上略顯枯燥,也許製作團隊可以考慮在場景上多下點功夫,雖然跳躍解謎並非人人都愛,可是適當的解謎要素依然有助提升這類型遊戲的體驗品質。
《餐癮地城》採用的是動畫立繪配上像素風場景,這種復古風格也算是時下挺常見的選擇,而特別的地方在於本作中融入了大量的台灣風土元素,諸如路邊小吃攤、綠色廂型垃圾桶、藍色發財車、土地公廟、甚至是外送車等等,那些幾乎都是本地人一看就懂的標誌性物件,儘管乍看之下很突兀,實際上卻意外地完美傳達出了遊戲裡無所不在的的黑色幽默。
或許就是因為足夠荒謬的關係,之於這般大雜燴的末日世界觀中反而顯得分外親切。不過相較於活靈活現的人物立繪,場景的重複性實在太高,關於重複性的問題則又會回到關卡的設計不夠紮實的狀況上,我想只能說是製作時的資源分配不夠完善所導致的缺失吧。
另外比較可惜的地方在於本作沒有展現出明確的視覺特點,撇開人物不談,整個遊戲的美感設計姑且可以說是過於保守與廉價,當然我知道遊戲本身就是主打超脫現實的胡鬧氣氛,可是拼湊感依然有些過於強烈,說不定製作團隊是在玩梗的路上不小心迷失了自我,但說不定這也能算是一種風格特色?
最後關於劇情的部分,仔細想想還真是令人毛骨悚然,因為整個故事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只有西米、橘兒跟殭屍主角等三人,另外三個骷髏職員與張伯其實是西米利用自己的記憶重新捏出來的幻想朋友,另外還有一個把自己人格AI化的阿祥,照理講這種時候應該會出現經典的認同混淆與同一性悖論,我只能說還好沒把這部分寫出來,不然就太沉重了。獲得意識進化成植物以及地城的食物鏈循環亦是遊走在獵奇邊緣的背景主題,不過編劇本身將植物種族定位為諷刺人類的社會政治,我認為這麼做也是好事,不然這樣扯下去恐怕會很難收尾。
無論如何,《餐癮地城》黑色幽默與諷刺題材緩和末日世界觀中的絕望感,饒富趣味的過程淡化了許多會讓人憂鬱的情節,不小的文本量拼湊出了整個世界如何因為一起荒唐的天災而走向滅絕,面臨滅絕的人類又如何在最後關頭掙扎求生,耳熟能詳的內鬥、集權與階級貴賤之事佔據了地球人類物種史的最後片段,但最終人類卻消亡於另一場更加荒唐的末日天災。實際上地球上的人類已經正式滅絕了,取而代之的是擁有意識的植物,可是地城總有一天會完全瓦解,所以化作死靈法師的西米、亦是保留人類文化精神的兩位繼承者之一,她創造出了殭屍學徒一邊蒐集遺失的食譜一邊探索通往求生之路的方法。
以食為題的概念貫穿了整部作品,能吃的、不能吃的,在這末日之城中全都是桌上佳餚,不過劇情裡雖然總是以食為題,例如煮菜、料理魔物、抑或地城滅絕前的極權政府如何將烹飪之事列為禁忌等等,可是吃與煮的概念卻沒能融會在整個故事中,尤其最後劇情發展到打邪神的階段,食物本中終究是淪為幽默的調味料之一,實在是挺可惜的。
總結而言,我相當喜歡《餐癮地城》營造的氣氛與極致的台味幽默,作為小品來玩也十分輕鬆愉快,儘管精緻度不足的問題仍有待解決,但總體問題不大,劇情部分縱使有些強硬、有點過於社會議題化,不過沒有過度喧染的狀況著實令人欣慰,穩定的幽默元素在此功不可沒。
某種程度上來說,第二第三章的轉折本身就很奇妙,原本我以為《餐癮地城》會更著重在後末日的廢墟國度中,然而後面故事的目標很快地就轉移到了逃離即將死絕的地球,總覺得這個唐突的發展已經有點超出製作組本來預想的路線了,好在後面還是來了個餐癮地城號做點題,什麼煮菜還是吃飯的,講求無非就是如何滿足乾涸的心靈,反正最終結局皆大歡喜那就一切安好,雖然我很懷疑他們的方舟太空船到底要開多久時間才能抵達遠星系的人類殖民地就是了。
就實際面來看,反正那艘船上也只剩死靈、不死人、植物人與AI了,而且上頭還有心靈能源永動機『園宇宙』可以用,這種組合要撐個幾千年姑且不算難事,那麼接下來maJAJa如果要出《餐癮地城2》的話我猜大概就是讓西米一行人真的在外星殖民地開連鎖餐廳了吧?這樣的後續想了想就覺得挺刺激的!